城望资讯11月刊丨截至2024年底,国有资产总额已突破401.7万亿元!

时间:2025-11-28 09:52:30  来源:城望集团  作者:城望集团  已阅:0

(以下为资讯月刊简版,

请扫描文末二维码获取全文)

一、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2024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近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国有资产最新“家底”公布。报告显示,过去五年,我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实现年均11.4%的稳健增长,截至2024年底,资产总额已突破401.7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达109.4万亿元,资产负债率始终控制在65%以内的合理区间。这组亮眼数据不仅彰显了国企改革的显著成效,更印证了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压舱石”的作用持续夯实。在资产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一场以“盘活存量”为核心的国有“三资”(资源、资产、资金)管理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多点开花,湖北、安徽等省份率先出台系统性方案,以市场化手段唤醒“沉睡”的国有资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国资委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多用善用资本市场,行业资源配置向“新”向“高”

11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并举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表示,央企要多用、善用资本市场,用好并购这一整合方式,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能力。对于下一阶段专业化整合的重点方向,会议要求,中央企业要坚持主动谋划、加强集团战略引领,坚持防范内卷、优化行业资源配置,坚持提升本领、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能力,坚持融合为本、打造一体化竞争优势,坚持协同推进、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优化行业资源配置将成为下一阶段专业化整合的重点方向。从央企之间横向看,未来要针对业务布局不合理的部分行业,支持头部企业开展整合,优化布局结构,提升规模效应;从产业链纵向看,整合要锚定“高端”发力,力求获取更多关键资源和技术,积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扩大高端市场份额;从央企集团内部看,推进同类业务整合是重点任务,要合并精简部分业务板块,消除低水平重复建设,提升集团整体效率效能。

此外,会议还对专业化整合后的深度融合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提到:要对并入板块的人力、技术、市场等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深化各业务板块之间业务合作,推动并入企业积极吸收集团在战略管理、组织运营、资本运作、文化塑造等方面的经验,实现信息、资源、市场和管理制度对接;加快推动研发、数据等创新要素整合,加强内部研发机构、生产机构等合作对接;此外,加快集团内部品牌整合,构建统分结合、梯次衔接的品牌架构,提升品牌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国有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启动

11月25日在国家数据局举办的“数据价值化我们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国家数据局会同国务院国资委,组织12家央企牵头开展首批国有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推动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行动落地见效。

他表示,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行动,将与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机结合,以数据赋能实体经济为主线,紧扣“用数创新”导向,推动国有企业将数据应用融入研发、生产、运营、服务、管理以及产业链协同等各环节,驱动公司治理和经营模式深度变革,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陈荣辉强调,通过系列举措,预计到2027年,将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数据治理能力,显著提高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水平,有效提升产业链协同效能,服务带动10万家以上中小企业,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这次试点,国家数据局鼓励试点企业着力提升数据融合应用水平。一方面,推动数据共享开放,我们要求首批12家试点中央企业制定数据开放服务清单,鼓励企业以多种方式整合行业上下游数据,以及政府部门开放的公共数据,深入推进多源数据协同应用。另一方面,创新数据融合路径,鼓励企业共建行业数据标准体系,打造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等平台载体,实现数据安全可信流通和高效使用。

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与国务院国资委加强工作协同,共同指导各单位有序推进试点工作,加快形成一批成效显著、示范带动性强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让数据要素真正转化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惠及民生福祉的强大动力。

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意见》指出,场景是用于系统性验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产业化应用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制度政策的具体情境,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牵引作用。

《意见》聚焦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应用场景、推出一批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丰富民生领域应用场景等5方面,提出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同时强调,要深入推动场景开放和公平高效配置,协同推进准入、场景、要素改革,发挥场景对制度建设的试验作用;要提升应用场景保障能力,强化政策保障,健全管理制度。

二、发改委等五部门《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在“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数据赋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高效处置一件事”覆盖城市运行重点事件,“高效办成一件事”覆盖高频民生事项,数字经济成为城市发展新动能,在城市智慧高效治理、便捷普惠服务、城市数字更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50个以上全域数字化转型城市。超大特大城市率先建成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落地一批先进可用、自主可控城市大模型。到2035年,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

一是实施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提升行动,提高平急联动协同能力。构建城市智慧高效治理体系、数智赋能城市应急安全保障和提升民意速办服务效能。二是开展数字美好生活行动,助力民生服务精准普惠。推进智惠公共服务,发展智创品质生活,优化数字友好人居环境。三是实施数字经济赋能行动,激发产城融合新动能。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化实现以城带产,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以产促城,推动城市经济智慧调度监测。四是推动城市数字更新行动,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更新改造,深化智慧社区建设。五是实施数字化转型筑基行动,打造统筹集约数字底座。建设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强化数据资源供给,完善城市智能中枢,筑牢数字化转型安全防线。六是开展适数化改革创新行动,破除数字化转型制度堵点。推进城市治理适数化改革,创新长效运营运维模式,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国有林场的意见》:探索建立国有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国有林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导各地进一步理清国有林场发展方向,明确现代化林场建设的主要任务,从体制机制层面激发林场发展活力、挖掘资源利用潜力,推动建立完备的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草产业体系,促进国有林场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富民惠民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意见》提出力争到2030年,国有林场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初步建成资源质量优良、生态功能稳定、产业发展充分的现代化国有林场体系,成为带动林区山区绿色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到2035年,现代化国有林场体系基本建成,成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带动林草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主力军。

《意见》明确要推动建设现代化国有林场四大体系。一是全面构筑现代化生态保护体系,提出明晰林场资源管理制度、提高生态保护管理能力、推进林草资源提质增效等重要举措。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明确了深度服务生态工程建设、挖掘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带动周边产业集群发展等相关政策。三是加快升级现代化技术装备体系,部署了推动适用装备升级换代、打造技术创新实践基地、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等具体任务。四是探索健全现代化经营制度体系,细化了分类完善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加快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建立分配激励机制等具体要求。

一、贵州省:全国首个交通领域亿元级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近期,全国首个交通领域亿元级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正式落地。此次获得1亿元贷款的贵州高速集团,他们提供的质押物并非传统的房产、土地,而是4件核心数据知识产权,“桥梁健康监测数据集”“桥梁使用性能预测模型”“长大桥结构健康监测数字驾驶舱”“隧道数字孪生仿真应用模型”。

据了解,建行贵阳城北支行向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发放1亿元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此次贷款4件核心数据知识产权为质押物,创下贵州省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最高纪录,为全国交通行业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与金融服务创新融合提供了“样板”。

二、湖北省:探索设立“数据贡献积分制”,创新数据标注产业新模式

11月21日,湖北省数据局等七部门印发《湖北省加快发展数据标注产业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在加快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探索设立“数据贡献积分制”,并提到创新数据标注模式。稳步发展人工标注,创新发展人机协同标注和机器标注,形成以“专业场景人机协同、标准场景全自动”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培育10家规模过亿元的数据标注企业,带动相关产值超100亿元,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以上;力争打造5个省级数据标注示范园区和10个省级数据标注示范基地,建设500个高质量数据集标杆产品,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集聚创新动能。在加快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探索设立“数据贡献积分制”,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推动产业链数据资源高效共享。在加快实现数据资源跨领域、跨主体融合开发方面,到2027年底,累计引育数商1500家以上,上架数据产品2000个以上。支持数源单位围绕价值提升开展数据标注,引导第三方标注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开展数据标注,招引头部企业围绕优势产业开展数据标注,形成“头部引领、中小跟随、协同发展”的联动效应

三、天津市:天津城投低空经济研究院正式成立

近日,天津城投低空经济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低空研究院”)完成工商注册并正式揭牌成立。低空研究院由天津低空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低空公司”)牵头成立,定位为服务全国的低空经济高端智库与低空全产业链创新技术策源地。低空研究院聚焦顶层设计与体系搭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场景落地,探索商业模式与社会效益并行的新路径。

低空研究院是天津城投集团体系内首家低空领域科技智库型企业,是低空公司“1+2+3+4+N”发展战略又一个重要战略支撑落地。未来,天津城投低空经济研究院将持续强化其“科研—服务—产业”一体化的平台功能,通过持续的技术赋能、高效的成果转化与开放的生态构建,为区域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而持久的动力,致力于发展成为驱动产业创新与能级提升的核心力量,为天津加快打造低空经济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

四、南通市:9.01亿受让环卫20年经营权

11月14日,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官网消息,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卫经营权有偿出让项目公布中标结果,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卫生管理有限公司以9.01亿元的价格受让该项目,服务期限20年。经查,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卫生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月8日,注册资本1308.2601万元。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为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全资控股,是一家县(区)属国有企业。

整体来看,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受让主体集中为属地国企,主要是2024年12月底下发的〔2024〕1013号文中明确规定路侧停车服务、垃圾清运服务等不涉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经营权或收费权转让等,不得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多地转而采用“有偿使用经营权”的模式推进环卫一体化项目市场化;二是运营期限较长,服务期限20年,这也是为何不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运作的原因之一,政府采购服务模式合作期限一般在3年以内。

五、兰州市:全市首家AAA级市属国企

近日,兰州黄河生态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兰州黄河公司”)成功获评AAA主体信用等级,评级展望为稳定,成为兰州市首家获此评级的市属国有企业。

兰州市创新推出并深入实施“ABC”重组模式,高站位重塑投资主体(A类),成立兰州黄河生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集团总部,构建科学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差异化管控,优化资产结构,扩大营收规模,为获取高等级信用评级奠定坚实基础。高质效处理债务主体(B类),打造兰州黄河生态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承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债务并对存量资产进行管理,通过盘活存量资产、保障债权人利益,在完成现有项目收尾后,转型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经营性业务。高水平重构产业主体(C类),组建兰州黄河生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突出“战略清晰、主业突出、治理完善、资产优质、财务稳健”,在全市相关联资产资源注入的支持下,进一步提升市场化竞争实力,做强做优做大实体产业。

这一“职能分责、业务分类、财务分层”的系统性重构,成功实现了经营性资产与政府性债务的有效分割,构建起“风险隔离-资源整合-价值提升”的运行体系,为兰州黄河公司轻装上阵、聚焦主业扫清了障碍。

(以上为资讯月刊简版,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获取全文)

全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