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四类国有资产,山东审计机关以穿透式监督护航“家产”保值增值
近年来,山东国有资产规模更加庞大、“家底”更加雄厚,审计机关紧盯四类国有资产,通过常态化、穿透式、全覆盖的审计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安全规范、保值增值,推动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防线。
11月20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度山东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整改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山东国有资产规模更加庞大、“家底”更加雄厚,审计机关紧盯四类国有资产,通过常态化、穿透式、全覆盖的审计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安全规范、保值增值,推动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防线。 紧扣资产效益,推动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强。针对13户省属文化企业资产情况专项审计发现的投资项目相关问题,促进监管部门修订省属文化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督促企业健全投资管理体系,加强投资项目后评价;相关企业加强投资全周期管理,定期开展梳理核查,及时掌握投资进度、运营状况及风险情况,分类采取管控措施,进一步提升投资绩效。 紧扣风险防范,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色更足。针对11家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发现的信贷管理相关问题,促进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采取强化考核引导、组织开展增户扩面专项行动、出台管理细则等措施,推动农商行提升贷款投放指标,将贷款主要投向涉农、农户、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同时规范贷款投放管理,健全优化董事会运行机制,加强股东股权管理,提升银行治理管控能力。 紧扣规范管理,推动行政事业性资产底数更清。针对审计发现的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积极开展资产自查,采取盘活使用、调拨、移交、报废等方式处理闲置资产1175万元、房产2475.6平方米;25所高校按规定将30.3亿元在建工程计入固定资产。省财政厅将资产存量情况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参考,严禁超标准、超范围配备更新资产。 紧扣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根基更牢。针对省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发现的耕地保护、森林资源管护、资金征管等方面问题,2市4县通过拆除复耕、调整补划等整改“非农化”土地1578.1亩;1市3县通过复耕复种等整改“非粮化”土地6884.3亩;相关市县补植补划林地250.1亩,并对非法破坏森林或公益林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对违规办理采伐许可证的有关责任人予以问责;2市4县征缴土地出让收入、水土保持补偿费等非税收入15.9亿元;省生态环境厅与省税务局健全环保税征管协作机制,加强涉税信息共享,推动深层次解决资金征管不规范问题,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