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2025年地市级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总资产排名榜单
从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的业务布局看市场化转型突围,蕴含哪些市场化转型实践和启示?
自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实施以来,中央及各部委多次强调要“逐步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职能,分类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越来越多的城投公司发布“退平台”公告,或在债券募集书中声明自身为市场化经营主体。
结合3月上交所发布新修订的“3号指引”,4月某被认定为产业主体的地方国企在中期票据的发行文件中声明自身为“市场化经营主体”,这意味着城投发债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核要求,不转型、假转型、磨洋工转型都不可取,在实质上与地方政府信用解绑、转型为市场化经营主体是大势所趋。
为从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的转型中提炼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助力全国国资平台在市场化转型浪潮中精准破局,城望集团依托企业预警通、DM查债通、万德公告等多渠道数据,截至2025年5月底,共获取251家地市级、192家区县级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主体数据,并从其中筛选出67家开发区类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研究分析各层级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的经营性业务布局、总资产、信用评级等特征,现重磅发布“2025年地市级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总资产排行榜单”、“2025年区县级级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总资产排行榜单”、“2025年开发区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总资产排行榜单”。
城投市场化业务经营启示录:2025年地市级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总资产排名榜单
城望解读
一、从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的主营业务来看
地市级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的主营业务呈现出以传统工程建设为核心、多元业务协同发展的格局。其中,工程建设领域占比高达69%,共有173家平台布局市政工程、建筑施工、代建等相关业务。房地产类相关业务稳步发展,共有129家平台涉足,业务覆盖土地开发、商品房销售、房屋租赁等领域。此外,共有49家地市级国资平台开展贸易业务,约占平台总数的五分之一。
图1:地市级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主营业务
二、从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的业务结构来看
经对剔除主营业务占比缺失数据后的地市级国资平台统计分析,现有平台总数为228家。其中,经营性业务占比呈现明显两极分化态势:占比超90%的平台数量达32家,占比14%,是平台中经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群体;而占比低于50%的平台多达96家,占比42%,在所有平台中占比最高,显示出相当数量平台的经营性业务发展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图2:地市级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业务结构对比
三、从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的信用评级来看
经剔除信用评级缺失数据统计,地市级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共计250家,其主体信用评级呈现显著层级分布特征:其中AA+评级平台数量最多,达129家,占比超半数;AA评级平台69家,紧随其后;AAA评级平台相对较少,为52家。整体来看,地市级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信用状况表现良好,高信用评级平台占比优势明显,反映出市场对该类平台经营稳定性与偿债能力的普遍认可。
图3:地市级市场化经营国资平台信用评级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