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部署“AI+”战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国企如何把握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3-20 15:31:13  来源:城望集团  作者:城望集团  已阅:0

微信图片_20250314112324


近期,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企"AI+"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为国企人工智能发展指明方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会上强调,要立足服务国家战略,紧盯前沿发展态势,发挥国企在需求规模、产业配套和应用场景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多标志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全力塑造产业新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


事实上,国务院国资委一直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近年来,通过全力推动国企融入国家算力布局,深化与龙头民企、科研机构的合作,在智能算力供给、数据集建设、大模型构建等关键领域取得系列积极进展。

多领域陆续接入人工智能


目前,已有数十家国企与DeepSeek开展深度合作,覆盖能源、通信、汽车、金融、建筑等多个重点领域,探索将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到丰富多样的生产场景中。


能源行业


中国石化通过完善集团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提升石油化工行业大模型的训练质量,实现深度推理与行业认知的深度融合。同时,充分利用DeepSeek大模型的高质量编程能力,提升地震资料处理、油藏开发优化、化工产品研发、客户服务等专业模型的开发效率,进一步推动石油化工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通信领域


三大运营商全面引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应用于智能客服、云计算、编程助手、云桌面等多种场景。中信证券研报认为,三大运营商通过各自的平台和资源,实现了DeepSeek在多场景、多产品中的广泛应用,有望加速运营商云计算收入增长。


汽车制造领域


东风汽车等央企快速推进AI应用。东风旗下岚图、猛士、奕派等自主品牌已完成DeepSeek全系列大语言模型接入,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业内预计,到2025年,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持续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优势、市场优势的深度融合,大模型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企业”战略规划


会议强调,国企要抓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重点在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聚焦关键领域加快掌握"根技术",坚定攻关大模型,积极参与开放生态建设,推动产生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加速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二是深化场景应用,瞄准战略意义强、经济收益高、民生关联紧的高价值场景,强化行业协同、扩大开放合作,加大布局突破力度;

三是夯实算力基础,为技术突破、应用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完善数据体系,分批构建重点行业数据集,建设好通用基础数据集,做强做优数据产业。


会议要求,国企要将人工智能发展纳入"十五五"规划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坚持产投结合、以投促产,持续壮大发展人工智能的长期资本、战略资本、耐心资本。同时,要着力打造更多科技领军企业,孵化培育一批初创企业。以中国海油为例,计划到"十四五"末实现整体数字化率50%,"十五五"末达到80%以上,通过智能化升级助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AI赋能国企案例

1. 国家电网:AI赋能智能电网

案例内容:国家电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电网系统,通过AI算法优化电力调度和负荷预测,提升电网运行效率。例如,国家电网在江苏等地部署了AI智能巡检系统,利用无人机和机器人结合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输电线路的自动化巡检,大幅降低了人工巡检的成本和风险。

转型成效:智能电网的建设和AI技术的应用,使国家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提升了15%,故障处理效率提高了30%,同时减少了能源损耗。

2.中国石油:AI助力油气勘探开发

案例内容:中国石油利用AI技术优化油气勘探和开发流程。通过引入深度学习算法,对地震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提高了油气藏的识别精度。此外,中国石油还开发了AI驱动的油藏模拟系统,能够实时优化开采方案,提升油田开发效率。

转型成效:AI技术的应用使油气勘探成功率提高了20%,油田开发成本降低了10%,为中国石油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3.中国移动:AI赋能通信网络优化

案例内容:中国移动将AI技术应用于5G网络优化和运维。通过AI算法对网络流量进行智能分析,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动态调配和故障预测。此外,中国移动还推出了AI智能客服系统,能够自动处理用户咨询,提升服务效率。

转型成效:AI技术的应用使中国移动的网络运维效率提升了25%,客户投诉处理时间缩短了40%,同时降低了运维成本。

4.中航工业:AI推动智能制造

案例内容:中航工业在飞机制造领域引入AI技术,实现了生产线的智能化升级。通过AI视觉检测系统,对飞机零部件进行自动化质量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效率。同时,中航工业还利用AI算法优化生产排程,提升了生产效率。

转型成效:AI技术的应用使中航工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了20%,产品不良率降低了15%,为高端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树立了标杆。

5.中国建筑:AI助力智慧工地

案例内容:中国建筑在多个大型项目中引入AI技术,打造智慧工地。通过AI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自动识别安全隐患。同时,利用AI算法优化施工进度和资源配置,提升项目管理效率。

转型成效:智慧工地的建设使中国建筑的项目管理效率提升了30%,安全事故率降低了50%,为建筑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示范。

6.中国中车:AI驱动智能轨道交通

案例内容:中国中车将AI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装备的研发和运维。通过AI算法对列车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了故障预测和预防性维护。此外,中国中车还开发了智能驾驶系统,提升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转型成效:AI技术的应用使列车故障率降低了20%,运维成本减少了15%,为中国中车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

7.中国宝武:AI优化钢铁生产

案例内容:中国宝武集团利用AI技术优化钢铁生产流程。通过AI算法对炼钢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中国宝武还开发了AI驱动的能源管理系统,降低了生产能耗。

转型成效:AI技术的应用使中国宝武的生产效率提升了15%,能源消耗降低了10%,为钢铁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成功范例。

8.中国商飞:AI赋能飞机设计

案例内容:中国商飞在飞机设计领域引入AI技术,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优化飞机气动外形设计,缩短了设计周期。同时,通过AI仿真系统对飞机性能进行预测,提高了设计精度。

转型成效:AI技术的应用使飞机设计周期缩短了30%,设计成本降低了20%,为中国商飞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9.中国海油:AI提升海上油田管理

案例内容:中国海油利用AI技术优化海上油田的管理和运营。通过AI算法对油田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了油井的智能调控和故障预测。同时,中国海油还开发了AI驱动的海上平台安全监控系统,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转型成效:AI技术的应用使海上油田的生产效率提升了15%,安全事故率降低了25%,为中国海油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10.中国一汽:AI推动智能汽车研发

案例内容:中国一汽在智能汽车研发中广泛应用AI技术。通过AI算法优化车辆控制系统,提升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可靠性。同时,中国一汽还利用AI技术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开发了智能座舱系统,提升了用户体验。

转型成效:AI技术的应用使中国一汽的智能汽车研发周期缩短了20%,用户满意度提升了30%,为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树立了典范。


业内专家指出,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深化实施国企"AI+"专项行动,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

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地实施,国企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更大作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过强化科技创新、深化场景应用、夯实基础设施、完善数据体系等多措并举,有望在人工智能关键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为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