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丨如何持续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隐患?7大财政厅长谈化债

时间:2025-03-12 15:23:29  来源:城望集团  作者:城望集团  已阅:0

图片

近期部分财政厅长发文或接受采访谈及财政政策,特梳理“化债”相关论述如下:

图片

丨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郑军

持续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隐患。继续抓好自治区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实,按时保质完成年度化债任务,力争2025年全面完成政府融资平台退出工作。健全全口径政府债务监管体系,对违规举债问题,及时发现,严肃问责。

强化债券项目审核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金融、房地产、社保等领域风险化解工作,加固防止其他领域风险向财政蔓延扩散的“防火墙”。

丨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财政厅厅长吕林邦

继续用好一揽子化债支持政策,优先置换到期时间临近、融资成本高、涉众风险突出的隐性债务,系统处置链条债、三角债等,最大限度缓释市县偿债压力、降低债务负担,充分发挥置换债券“一钱多用”的综合效应。
健全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加强新发债项目评估审核,强化存续项目运营管理,加大项目收益归集力度,切实防范偿付风险。
推进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体系建设,动态监测、预警提示,对债务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严格落实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坚决防止边“清”边“涨”。
丨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财政厅厅长王椿元
严控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和限额管理,全年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037亿元,圆满完成债券发行任务,按时足额偿还政府法定债务到期本息,有力维护政府信用。建立健全政府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和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机制,有序推进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
用好用足中央支持化债增量政策,分两批成功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券878亿元,大大降低隐性债务利息负担,债券资金在入库第二天便拨付州(市)。

丨湖南省财政厅厅长陈博彰

全口径全方位全链条防控债务风险。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将各类债务特别是融资平台全部纳入监测范围。精准实施债务置换,按照资金流向进行穿透式管理。

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对违规举债、虚假化债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不贷。

加快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平台转型后不再关联政府信用。强化融资平台退后管理,防止虚假退出、“名转实不转”。严禁新设融资平台,严防国有企事业单位穿上“新马甲”,变异为新的融资平台。

丨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贵州省财政厅厅长石化清

聚焦风险防范关键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坚决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锚定2028年隐性债务“清仓见底”目标和年度化债任务,依法依规化解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建立健全债务利息保障机制,加快推进融资平台数量压降和市场化转型,引导市县做好本息偿付,对新增隐性债务“零容忍”。

丨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财政厅厅长常国华

防范化解风险上加力。压实各级化债主体责任,落实落细隐性债务置换政策,统筹资金、资源、资产分层分类推动债务风险化解。建立健全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和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加快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丨全国人大代表、厅长王天琦

对“三保”和债务风险防范机制作出适应性调整,以过硬的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严格落实“三保”分级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快速响应处置机制。探索“三保”备用金制度,在部分地区试行设立“三保”专户。

打好化债政策“组合拳”,开展专项债券“自审自发”试点,深化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加快构建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