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丨如何持续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隐患?7大财政厅长谈化债
近期部分财政厅长发文或接受采访谈及财政政策,特梳理“化债”相关论述如下:
丨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郑军
持续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隐患。继续抓好自治区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实,按时保质完成年度化债任务,力争2025年全面完成政府融资平台退出工作。健全全口径政府债务监管体系,对违规举债问题,及时发现,严肃问责。
强化债券项目审核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金融、房地产、社保等领域风险化解工作,加固防止其他领域风险向财政蔓延扩散的“防火墙”。
丨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财政厅厅长吕林邦
丨湖南省财政厅厅长陈博彰
全口径全方位全链条防控债务风险。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将各类债务特别是融资平台全部纳入监测范围。精准实施债务置换,按照资金流向进行穿透式管理。
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对违规举债、虚假化债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不贷。
加快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平台转型后不再关联政府信用。强化融资平台退后管理,防止虚假退出、“名转实不转”。严禁新设融资平台,严防国有企事业单位穿上“新马甲”,变异为新的融资平台。
丨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贵州省财政厅厅长石化清
聚焦风险防范关键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坚决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锚定2028年隐性债务“清仓见底”目标和年度化债任务,依法依规化解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建立健全债务利息保障机制,加快推进融资平台数量压降和市场化转型,引导市县做好本息偿付,对新增隐性债务“零容忍”。
丨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财政厅厅长常国华
丨全国人大代表、厅长王天琦
对“三保”和债务风险防范机制作出适应性调整,以过硬的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严格落实“三保”分级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快速响应处置机制。探索“三保”备用金制度,在部分地区试行设立“三保”专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