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丨中止招标!山东平阴县叫停9.24亿元“卖天”,为何中止?
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13日发布“平阴县发展和改革局平阴县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出让项目中标更正公告”称,11月4日发布的《平阴县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出让项目招标公告》(标书号:SDJRY-FW-2024-025),因实施事项和招标公告等问题,经招标单位平阴县发展和改革局与中标单位金宇通航公司协商一致,中止该招标事项。
11月26日,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发布了《平阴县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出让项目中标公告》,平阴县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出让项目,由平阴县财政局控股的山东金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中标,中标金额为9.24亿元。招标信息显示,项目招标人为平阴县发展和改革局,项目为出让平阴县低空经济30年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者在特许经营期内负责低空经济的运营和维护,提供飞行执照驾培等服务,合同履行期限为30年,中标金额为9.24亿元。
作为全国首例县级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出让招标项目,此举被网友戏称为“卖天”的兴起,同时这也预示着“低空经济经营权”已经从部分大城市和航空发达区域深入到更垂直的县级地区。
至于此次中止招标的原因,目前并没有进一步的公开消息。
作为全国首个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出让的地区,平阴县在低空经济领域目前已形成一定的发展基础。基础设施方面,平阴县坐拥榆山、孝直两处机场。济南低空产业示范基地、济南低空物流运营示范中心也双双择址平阴。
问题1:地方政府能否出让低空经营权?
低空空域资源在我国属于特殊的公共资源,其管理和使用需符合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从法理上讲,这直接涉及空域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问题。
(一)法律框架下的空域资源归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空域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规划和管理。航空法专家指出,这意味着空域本身不属于任何地方政府或企业的可处分资产,地方政府并无权直接出让低空空域的经营权。
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团队在12月5日通过“中国政法大学航空航天法”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覃华平、胡舟帆发声:地方政府不得就低空经济整体授予特许经营权》,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探讨低空经济涉及的的特许经营问题。文章指出,地方政府的权限范围通常限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上,而空域的管理权仍由民航局和军方主导。因此,地方政府所谓的“低空经营权”实质上更可能是一种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相关的特许经营权,而非空域资源本身的使用权。
(二)地方政府介入的可能路径
尽管空域资源归国家所有,但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低空经济的发展:
1、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可以投资建设通用机场、飞行服务站、低空起降点等硬件设施,搭建起支撑低空经济的运营体系。
2、政策支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低空经济项目。
3、合作模式:通过与军方和民航局合作,参与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地方特色低空经济项目。
然而,这种参与方式需要在国家法律和政策框架内实施,地方政府无权单方面通过拍卖“低空经营权”来获取财政收入。
在招标中,某企业以9.24亿元的价格获得了低空特许经营权。对于这一价格,不少专家认为偏低,原因在于运营成本的高昂和收益的不确定性。
(一)低空经济的成本测算
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和长期运营维护,以下是关键成本组成部分:
1、基础设施建设:
通用机场:根据行业数据,建设一个小型通用机场的成本在2亿至5亿元之间。若按一个地区需要2个通用机场计算,总投入可达10亿元左右。
低空起降点/场:建设一个标准化的低空起降点需要100万至500万元不等,覆盖全区可能需要数千万元。
飞行服务站/中心:地方政府建设和运营一套低空飞行服务站系统需要大几千万元投入,涵盖导航、气象服务、通信保障等功能。
2、运营与维护:
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和升级,预计每年耗资占总投资的5%至10%。
航空器飞行保障服务,包括飞行计划审批、飞行安全保障、紧急救援等,涉及人力和技术成本。
3. 政策支持费用:地方政府可能需要提供财政补贴或优惠政策,以吸引航空企业入驻,进一步增加支出。
综合测算,发展一个区域性的低空经济项目,在30年的运营周期内,成本必定远超9.24亿元。这个价格未来是否足以覆盖上述高昂的成本,值得深思。
(二)收益预期的不确定性
尽管低空经济被视为未来的蓝海产业,但从目前来看,其市场规模和实际收益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市场需求尚未完全释放:低空旅游、短途运输、无人机物流等潜在业务尚处于发展初期,需求量不足。
竞争压力:若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地方低空经济项目之间可能出现无序竞争,进一步压缩收益空间。
政策风险: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变动可能直接影响低空经济项目的运营前景。
综合来看,9.24亿元的成交价格可能难以弥补长期的投入与风险,因此存在“卖便宜”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