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丨布局低空经济!天津城投的“入局姿势”,为何值得关注?

时间:2025-11-17 09:16:30  来源:城望集团  作者:城望集团  已阅:0

2025年1月,天津城投集团出手!斥资10亿元成立天津低空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低空公司”),专门聚焦低空经济赛道。这一动作,让天津低空经济发展战队迎来全新主力军,为产业落地按下“加速键”。


作为天津国企改革向新质生产力进军的代表性实践,天津城投集团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布局低空经济赛道,通过搭建智慧服务平台、盘活存量资产、深化政企协同,探索出城投企业参与低空经济的可复制模式。

01

布局背景

天津城投集团布局低空经济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国家战略导向、地方政策部署与企业自身资源优势的精准对接。

政策层面,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当年国家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随即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到2030年形成万亿级通用航空装备市场规模。天津市快速响应国家部署,出台相关政策,为天津城投集团转型提供了政策指引。

企业层面,天津城投集团作为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拥有天然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集团旗下高速公司管理荣乌、京秦等16条高速公路,总里程达765公里,日常需要开展道路巡检、设施维护等工作;同时持有津湾广场、摩天轮等文旅资产,具备低空观光等拓展潜力。这些存量资源中蕴含的无人机巡检、低空服务等需求,为低空经济业务落地提供了坚实的场景基础,也成为企业响应政策号召、布局新兴产业的核心切入点。

02

入局实践

天津低空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天津城投集团低空经济布局从筹备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后续围绕平台搭建、场景落地与生态协同持续推进。

(一)组建专业主体,夯实运营根基

天津城投集团注资10亿元成立天津低空公司,作为统筹低空经济业务的专业平台,承担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资源开发、服务保障等核心职能。公司确立“产品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理念,构建“1+2+3+4+N”总体架构,明确以基础设施建设、场景拓展与生态培育为核心任务,定位为天津低空经济“链主”企业。为强化技术支撑,公司与中国民航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并与中科云图等企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导入低空技术研发与场景运营资源。

(二)搭建技术平台,破解管理难题

2025年6月,天津市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测试版上线,该平台由天津城投集团主导建设,是全国首个省级统筹的低空飞行管理载体,构建起“天地一体”低空空间三维数据中台,融合高精度地理信息与空域网格码技术,实现空域仿真调度、飞行监测、数据支撑等核心功能。

7月初,平台进入进一步测试阶段,计划接入区域内所有低空飞行器,通过航线规划、实时监管等功能规范飞行秩序,解决低空交通“无序飞行”的行业痛点。同期,天津低空公司联合企业建成天津市低空遥感一张网,在津沧高速、静海区高新产业园等区域部署无人机基站与配套设施,集成空天地一体化感知与智能化调度功能,实现10分钟完成3平方公里扫描,效率较人工提升20倍。

(三)激活存量场景,推进应用落地

天津城投集团优先从内部存量资源切入,将高速巡检作为首个落地场景,在津沧高速公路开展低空巡检试点。通过搭载高清镜头与AI算法的无人机巡航,实现道路裂缝、护栏损坏等病害的快速识别,发现速度较人工提升30%,同时在高峰时段生成交通热力图辅助调控。

在文旅领域,依托摩天轮等资源探索低空观光场景规划,结合低空遥感技术拓展“低空+文旅”可能性。此外,公司积极向外延伸服务边界,与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对接,推进智能物流、应急救援等场景布局,在静海区建设低空飞服中心与产业创新示范基地。

(四)深化政企协同,完善产业生态

在天津市国资委、发改委等部门指导下,天津城投集团与河西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低空经济先导区,计划年底在柳林智汇大厦实现市级低空飞行服务平台试运行,打造“四网融合”示范项目。政府层面梳理企业技术与产品需求清单,组织与民营企业对接,将更多市场主体纳入配套体系,形成“国企搭台、民企唱戏”的协作格局。金融支持方面,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与集团签订协议,提供资金保障,破解产业发展融资难题。

03

发展成效

截至2025年10月,天津城投集团低空经济项目已在成本优化、业务拓展与行业示范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方面,津沧高速低空巡检试点使单条线路年度巡查成本降低约25%,每年减少人工投入600余人次,验证了低空技术对传统运维的优化价值。在园区运维场景中,工业级无人机巡航使设备形变、气体泄漏等隐患发现率提升92%,运维成本降低40%,成效显著。

在业务拓展与效益增长方面,集团已从内部场景应用转向外部服务输出,与工业园区、电网企业的巡检合作逐步落地,培育出新的利润增长点。低空经济业务成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助力天津城投集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突破20%的目标迈进。2025年上半年,天津市属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8%,连续三年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贡献了重要增量。

在行业示范方面,天津低空公司携飞行服务平台等成果亮相第七届天津直博会,其构建的低空管理体系与“四网融合”路径形成全国可借鉴的“天津样本”,为电水气热输配、新能源等行业提供技术赋能。

04

经验启示

天津城投集团的实践为同类城投企业布局低空经济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核心在于把握政策节奏、立足自身优势、构建协同生态。

政策响应需注重时序衔接,既要依托早期政策框架明确转型方向,提前储备场景与资源,又要借力后续强化性政策与配套措施加速项目落地。

场景落地应坚持存量优先,从自身管理的交通、文旅等存量资产切入,优先发展高频刚需场景,既能降低转型初期的投入风险,又能通过实践积累数据与经验,为后续对外服务奠定基础。

体系构建要强化政企协同,主动对接政府部门的规划与资源,借助政策引导整合技术、资金、市场等要素,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实现从单一项目运营到产业体系主导的升级。


从低空公司的落子,到飞行服务平台的启航,天津城投以高速巡检破题,既减了运维成本,又拓了文旅、园区服务新局。随着低空经济万亿市场的铺展,这份扎根城市资源、务实创新的探索,必将成为激活城市动能、引领城投转型的力量,为未来城市的空中图景,添上更多鲜活亮色。


来源:城望研究院根据公开信息整理而成,本文仅作学习交流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侵权,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