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巡视整改通报:聚焦招投标整治等各类整改问题,扎实开展“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

时间:2025-09-26 16:05:30  来源:城望集团  作者:城望集团  已阅:0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24年4月15日至7月20日,中央第一巡视组对财政部党组开展了常规巡视。2024年10月18日,中央巡视组向财政部党组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通报内容节选

01

党组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情况

(一)准确把握中央巡视整改新精神新要求。

(二)强化巡视整改工作组织领导。

(三)高质量制定巡视整改方案。

(四)高标准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五)高站位推动整改措施落实落地。

(六)突出抓好重点问题整改。完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体系,着力推动解决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问题,加力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抓好进度滞后项目问题整改,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进度,完善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制度;持续加强修法立规,深化招标投标乱象整治,强化数智技术应用;围绕主责主业,压减下属企业层级和数量。

02

巡视反馈重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经济工作参谋助手作用进一步发挥。

(二)发挥综合部门协调作用,政策供给进一步加力。主动与相关部门充分协商,采取多种方式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力度,及时解决高质量政策措施出台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提高政策文件“含金量”和办理效率。扎实开展“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全方位深化环境研判和战略任务研究。加强多部门协同,出台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实施国家重点科技研发计划、组织政策交流和产业对接,带动社会力量扩大养老托育服务有效供给。

(三)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问题治理逐步深化。督促各地深化问题治理,指导建立健全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持续清理违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组织各地依法清退违法评标专家,提高专家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各级行政监督部门加力打击招标投标违法活动,加大违法行为曝光力度,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6起围串标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积极推进数智技术应用,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招标投标,大力推广远程异地评标和“双盲”评审,进一步减少违法操作空间。

(四)对地方优化营商环境的规范指导不断加强。

(五)投资项目建设后续监管不断加强。有效完善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和“四个重大”评估督导制度机制,全面优化投资项目监测调度机制,推动重大项目督导检查提质增效。投资综合监管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深化拓展,通过评估督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政策完善、管理提升、投资优化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取得实际建设和运营成效,为所在地引入一批医疗新技术,不断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重点专科疑难重症诊疗能力持续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迈出坚实步伐。

(六)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持续加强。

(七)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认真履行。

(八)内部巡视工作质量稳步提高。

(九)聚焦“国之大者”跟进监督持续强化。驻委纪检监察组对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件办理情况开展“回头看”,聚焦“两重”“两新”、高标准农田、招投标整治等“国之大者”,统筹运用调阅资料、参加会议、座谈约谈、督导调研等多种方式跟进监督,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力度不断增强。

(十一)委属单位纪检机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十二)委属单位课题管理进一步规范。

(十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查处力度显著加大。

(十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治逐步深入。

(十五)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改善。

(十六)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进一步加强。

(十七)委属单位监督管理持续加强。

(十八)基层党组织书记任职培训进一步规范。

03

需长期整改事项进展情况

(一)扎实推动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建设。推动雄安新区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多次召开专题会或现场办公会,督促调度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进展,协调解决疏解单位政策诉求。赴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展实地调研督促,协调推动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建设、北京通州区与河北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

(二)进一步强化宏观经济分析、监测预警、政策储备。持续加强对宏观经济以及各重点领域形势的跟踪分析研判,定期开展宏观经济月度监测、地区经济综合分析、重点行业经济形势分析。完善经济监测预测预警体系,及时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不断完善分析研判机制,深入分析产业、区域、就业等结构性问题。常态化做好政策预研储备,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动出台实施。高效有序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三)进一步增强落实重点改革任务紧迫感。对中央部署我委承担的重点改革任务,实行清单式闭环管理,加强过程监督,建立改革任务全流程跟踪督办机制和重要时间节点预警通报制度,推动年度改革任务全部按期完成。

(四)积极推进招标投标法修订。推动招标投标法(修订)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计划,积极配合司法部开展立法审查。联合7部门出台《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从源头上防范各类不合理限制和交易壁垒。修订出台《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加强评标专家全过程全链条管理。与国务院国资委联合提出规范央企招标采购的若干举措,倡导优质优价采购,提升央企采购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五)扎实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对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情况开展调度指导,全力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实效,着力营造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加强民营经济法治保障,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着力搭平台、建机制,充分发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机制作用,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不断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六)加力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出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明确地方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实施路径;出台《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常态化开展问题归集核查和整改通报,从源头、过程、结果等方面综合施策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七)持续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清单事项由117项缩减至106项;通报多个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问题线索,推动全面清理和整改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不合理规定和做法,健全线索归集、问题核实、壁垒破除等长效机制;召开现场会培训部署,指导各省全面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着力营造公平畅通准入环境。

(八)持续加强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举一反三、健全管理制度,完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监督管理机制,开展《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管理办法》修订。

(九)着力指导推动地方因地制宜打造人工智能、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指导地方聚焦优势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在重要领域组织实施一批“人工智能+”重大工程项目,支持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用不断提升。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出台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立健全以安全监管为基础的规则规制体系,指导和推动地方适度超前研究布局基础设施,深化低空装备研制应用,因地制宜拓展低空应用场景,促进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十)着力解决个别委属单位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

(十一)进一步抓深抓实廉政风险防控。

(十二)持续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十三)不断规范委托评估工作。

(十四)在推动重点工作、制定政策等方面加强与委管国家局的协同。委党组定期听取委管国家局工作情况汇报,就粮食、储备、能源领域重大事项进行集体研究。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出席全国能源、粮食和物资储备、数据工作会议并讲话,共同对能源、粮食和物资储备、数据重点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和安排。联系委管国家局的党组成员与委管国家局负责同志开展工作会商。委内各司局加强与委管国家局各司局工作衔接配合,完善委、局工作衔接内部制度,加大重点问题研究,强化协同配合,共同推动粮食、储备、能源领域政策制定,推进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

(十五)不断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对东北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等指导支持力度,出台东北冰雪经济发展等方案,支持黑龙江、辽宁有关口岸建设。

(十六)持续推动香港和澳门深度融入全国经济大局。在促进生产要素便捷流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研究提出落实政策举措。赴香港、澳门以及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地调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研究储备一批“十五五”期间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大项目和政策举措。

(十七)加快推进委属单位下属企业清理整治。

04

下一步工作打算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严肃的态度和更加务实的举措,持续抓好后续整改工作,以高质量整改推动发展改革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强化巡视整改自觉。

二是紧盯重点问题,不断推动整改取得实效。

三是强化成果运用,高质量做好发展改革工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若内容涉及版权问题或需引用授权,欢迎随时通过公众号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