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丨国资收购上市公司新案例!武汉国资拿下良品铺子

时间:2025-09-19 12:01:39  来源:城望集团  作者:城望集团  已阅:0

近期资本市场传来新动态,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良品铺子”)披露控制权拟发生变更公告,宣布引入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国贸”)作为战略投资者成为公司未来新的控股股东,以12.42元/股的价格转让84,210,000股,转让总价款为10.46亿元,长江国贸背后是武汉国资委的身影。此次武汉国资委的“扫货”动作,引起广泛关注与热议。


作为“首个由地方国资控股的全国性休闲食品平台”,良品铺子的这一身份转变,既折射出民营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战略调整需求,也凸显出武汉国资在优化资产配置、深耕本地产业生态上的深远考量。本文以该案例为核心,剖析交易细节,并借此梳理国资收购上市公司的核心动因、收购路径与关键流程。

据了解,长江国贸是由武汉国资委2022年出资设立的大型国际贸易平台公司,注册资本80亿元,是以现代物流、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等业务为支撑的综合服务平台,集团在冷链、粮食、有色金属、跨境电商等业务贸易规模,位居中部前列、省内第一,2024年营业收入高达860.09亿元。在中东、东南亚、澳洲等全球主产区布局的坚果、果干、牛肉直采基地。

良品铺子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注于休闲食品领域,业务涵盖研发、采购、销售、物流配送和运营的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全渠道、全品类的休闲零食头部品牌,线下门店超2700多家,线上业务覆盖全国主流电商平台,2024年公司营收为71.59亿元。

01

缘定江城:

一场各取所需的双向奔赴

从良品铺子的发展轨迹来看,此次引入国资并非偶然。作为曾经的“休闲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自2020年上市后便面临业绩增长压力——2021年至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亿元、1.35亿元、1.2亿元,逐年下滑。

一方面,休闲食品行业进入“内卷”新阶段,百草味、三只松鼠等竞争对手持续加码性价比赛道,社区团购、直播电商等新渠道又分流了传统线下客流;另一方面,良品铺子此前高举高打的“高端化”战略遇阻,产品定价与消费者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库存周转压力逐渐增大。

而武汉国资的入局,恰好为良品铺子提供了破局契机。长江国贸作为武汉国资委旗下重点企业,不仅资金充足,还能为良品铺子对接本地产业资源。武汉及周边地区是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重镇,长江国贸可帮助良品铺子搭建更稳定的供应链,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同时,借助武汉国资在本地商超、文旅等领域的布局(如旗下中百集团、武商集团等零售企业),良品铺子有望进一步打通线下销售渠道,弥补在下沉市场的短板。

对武汉国资而言,收购良品铺子也是一次关键的“战略补位”。此前,武汉国资委旗下的上市公司多集中在科技、公用事业、商业零售等领域,消费制造赛道布局相对空白。良品铺子作为全国性休闲食品品牌,拥有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和成熟的品牌认知度,收购其控制权既能丰富武汉国资的产业布局,也能借助良品铺子的品牌影响力带动本地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形成“品牌+产业”的协同效应。此外,休闲食品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现金流稳定,能为武汉国资的资产组合提供“压舱石”。

02

国资视野:

一盘谋篇布局的战略棋局

武汉国资收购良品铺子并非个例,而是近年来地方国资加速收购上市公司的一个缩影。从2022年上海国资收购叮咚买菜部分股权,到2023年四川国资入股红旗连锁,地方国资在收购上市公司的投资动作愈发频繁。基于国资视角,收购上市公司动因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推动,资产证券化提速。2019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国家经开区建设主体符合条件可IPO上市,叠加国企改革行动计划推进,多地要求市属国企需实现整体上市或至少控股一家上市公司。政策红利直接点燃了国资收购热情——为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地方国资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既能优化国有资产配置,也能通过市场化渠道实现保值增值。

二是纾困本地,稳定地方经济基本盘。上市公司是地方经济的“压舱石”,不仅支撑当地就业,更引领细分行业发展。当本地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或经营困境时,若其主业仍有前景、盈利基础扎实,地方国资常会开展“纾困型并购”。

三是产业整合,以“链主”带动招商引资。不少上市公司是细分产业的“链主”企业,在产业链中占据关键节点。地方国资控股这类企业后,可引导其将优质资产、上下游合作资源向本地集聚。

四是拓宽融资,丰富国资融资工具箱。将优质实体企业纳入国资体系,能显著降低国资的融资难度与成本。除传统的银行借款、发债等间接融资方式外,借助上市公司平台,国资还可通过定向增发、发行可转债等方式开展直接融资。

五是退出变现,解决已投项目流动性难题。地方国资在招商引资、地方建设中,常会投资或持有多个项目,但这类项目多存在流动性差的问题。通过将优质项目装入控股的上市公司,可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资产变现”——比如将旗下具备盈利能力的项目注入上市公司,既完成了项目退出,也回笼了资金,提升了国资资产的流动性。

六是提升效率,借市场化机制激活运营。纯国资运营常受多重监管限制,而上市公司在合规框架内更具市场化属性,灵活的激励机制、更高效的决策流程,既能帮助国资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也能吸引并留住高端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国资收购上市公司并非“盲目扫货”,而是呈现出明显的“精准化”特征。从已有的案例来看,地方国资更倾向于收购那些具有“区域产业协同潜力”“品牌护城河”“稳定现金流”的企业——良品铺子符合这三大特征,因此成为武汉国资的目标。

03

通路架桥:

一套灵活适配的收购路径

国资收购上市公司时,需结合标的公司股权结构、股东诉求、债务情况等设计交易方案,以降低成本、规避风险、实现控制权稳定。实践中,常见的五大核心模式如下:

一是协议收购+表决权委托,控制权快速落地。是国资收购中最主流的模式,武汉国资收购良品铺子即采用纯协议收购。协议收购是指收购人通过协议的方式获得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5%,但不超过30%,超过30%的部分应改为要约收购。优势在于协议内容灵活,可一次性获取较高比例股权。若遇原实控人持股比例高、或部分股份受减持限制无法流通的情况,协议转让往往会搭配表决权委托或放弃的方式,使收购人成为持有表决权最高的股东,从而控制上市公司。

二是间接收购,规避直接转让限制。间接收购指收购人不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通过投资关系取得对上市公司股东的控制权。该模式优势在于可规避直接协议转让的价格限制,但应用场景较少,一方面要求标的股东为机构,另一方面国资收购非上市公司股权需经过严格审计评估,且缺乏公开市场价格参考,流程复杂度较高。
三是远期交割,锁定未来控制权。针对上市公司大股东部分股份限售、无法一次性转让足额股权的情况,收购方会在首次交易时,与原股东约定未来股份流通后的转让安排,比如明确转让比例、价格确定方式(如按届时市场价折价、固定溢价等),提前锁定控制权稳定性。此模式常与表决权委托配合使用,确保“过渡阶段有表决权、限售解除后有股权”,避免控制权旁落。
四是参与定向增发,使用股权分散场景。当上市公司股权分散、原股东无法转让足够股权时,国资可以通过“参与定向增发”获取新股,搭配协议转让等方式叠加持股比例,最终实现控股。此外,定增可直接为上市公司注入资金,既能改善标的公司财务状况、增强经营实力,也能让收购方通过“注资+控股”深度绑定标的,提升后续整合效率。
五是承债式收购,纾困型收购专属方案。针对陷入债务危机、甚至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股东,收购方以“承担对应债务”为条件,低价受让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该模式核心是“以债换股”,既帮助原股东化解债务压力,也让国资以较低成本获取控制权,同时通过后续资源注入帮助上市公司脱困,适合对本地困境企业的纾困型收购。

04

落子有方:

一串环环相扣的推进章法

此次武汉国资收购良品铺子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简单交易,而是一套经过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系统性操作。综合来看,国资收购上市公司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步:明确目标,锚定长期产业导向。优先以地方十年产业规划为核心,聚焦“强链补链延链”与新质生产力转型需求,确定收购方向,避免以短期财务偿债、资产扩表为主要目标。

第二步:前期筹备,合规与资源铺垫。提前与各级国资监管部门、政府对接,明确审批流程,争取政策支持与资金授权。联合券商投行、并购FA、产业基金等外部机构,挖掘标的并培养自身专业能力。规划资金来源,预留安全边际,平衡资金压力与标的财务状况。

第三步:尽职调查,标的筛选与风险排查。优先选择主业稳定、现金流持续、契合本地产业的标的。联合专业机构开展深度尽调,穿透核查经营、财务、法律风险。

第四步:方案设计,灵活降成本、控风险。综合使用协议转让、定增、表决权委托等模式,规避单一方式局限。以资产评估为基础确定公允价格,设置业绩对赌条款降低溢价风险。借助并购贷、产业基金等降低资金成本,引入市场化股东优化投后整合。

第五步:投后管控,战略落地与协同以“战略管理型”管控为主,派驻董事长、财务负责人及董秘,参与战略制定,考核财务、市值、战略多维度指标。通过定增落地本地产能、并购新质资产、共建研发中心,拉动产业链集群。保留核心经营团队,推出长期激励计划,减少非经营性干扰,避免决策效率损耗。

第六步:长期运营,平衡利益与持续价值。以“帕累托改进”为原则,保障短期利益不受损。摒弃“征服者”心态,融入企业文化,聚焦长期盈利能力提升,通过上市公司平台持续带动本地产业升级。

武汉国资收购良品铺子的案例,是一次上市公司与国资的“双向奔赴”,既破解了良品铺子的发展困境,又填补了武汉国资在消费制造领域的布局空白,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在国有资本与市场化主体的深度融合中,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来源:城望研究院根据公开信息整理而成,本文仅作学习交流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侵权,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