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重磅报告: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时间:2025-09-19 11:55:51  来源:城望集团  作者:城望集团  已阅:0

日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作了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3个方面突出特点”、“6个方面工作成效”、“9个方面下半年工作部署”。


前言

报告指出,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3个方面突出特点: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城镇新增就业、货物进出口额、外汇储备等数据向好。

二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前7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较快。

三是创新引领,新动能加快壮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国产化应用替代加快推进,深度求索(DeepSeek)、鸿蒙电脑操作系统、国产中央处理器(CPU)、创新药等取得突破。

☆6个方面工作成效:

(一)宏观政策发力显效。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能”的安排部署。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稳就业稳经济政策举措落实有力。

(二)国内需求全方位扩大。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的安排部署。推动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坚持自上而下、软硬结合推进“两重”建设,加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投向。

(三)产业发展优化升级。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安排部署。核聚变实验装置、量子计算原型机等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农业生产稳中向好。

(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安排部署。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基本构建,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施行,完善价格治理机制。推动出台关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五)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安排部署。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和科技联合加强,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推动出台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

(六)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扎实有力。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的安排部署。稳就业力度加大,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深入实施,普惠养老、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扩大。生态环境质量延续向好态势。

从目前掌握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以及各方面了解的情况看,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经济增长、就业、消费、外贸进出口、居民收入、基本养老保险、粮食能源生产、绿色生态、金融等指标进展顺利。

同时,这份报告也披露了我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

☆9个方面工作部署:

(一)实施好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

(二)不断释放内需潜力。提质增效实施“两新”政策,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稳妥有序推进雅下水电工程、三峡水运新通道、沿江高铁、重大核电项目建设。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新机制。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三)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见加快出台。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加快推动构建数字产业集群梯次布局体系。落实好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拖欠企业账款清偿力度。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施好民营经济促进法。深化输配电价改革和供水、供气、供热等重要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五)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序化解融资平台金融债务风险。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结合城市更新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六)推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东数西算”、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逐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水平。

(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加快实施“三北”工程、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重大工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八)保障改善民生。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强化基本养老服务,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九)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种业提升、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等重点工程。强化能源资源供应保障。

中国人大网。若内容涉及版权问题或需引用授权,欢迎随时通过公众号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