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8 日,据企业预警通统计,北京、贵州、甘肃、青海等24个省份已陆续披露2025年最新调整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从披露数据来看,加上提前下达部分,2025年新增债务限额总量达4.5万亿元,其中专项债占比超八成,且资金用途进一步细化向“解决企业账款拖欠”“注资政府投资基金” 等领域延伸。
从限额总量看,24个省份合计新增债务限额约4.5万亿,新增一般债务限额约6516亿元,新增专项债限额约3.87万亿元。其中,经济大省与人口大省的新增限额规模位居前列。广东、山东、浙江、江苏、河北五省的新增债务限额分别为5386亿元、4151亿元、3788亿元、2801亿元、2706亿元,合计达1.88万亿元,占24省新增总量的41.8%。从各省份公布的资金用途情况看,今年地方新增专项债主要用于项目建设、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土储等方面。与往年相比,2025 年地方新增专项债的资金用途更趋多元精准,其中解决拖欠企业账款(简称清欠)和注资政府投资基金成为近期高频词。清欠方面,云南、湖南等七省用于清欠额度合计超千亿,为受账款拖欠困扰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 “输血解渴”。云南省调增额度后,全年专项债务额度955亿元,包含用于项目建设的230亿元、用于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的356亿元、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的369亿元。湖南省2025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中,调增额度后有415亿元专项债券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200亿元额度用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陕西省2025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1259亿元,其中专项债券940亿元(用于项目建设738亿元、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168亿元、用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34亿元)、外债限额8.92亿元。广西2025年第二批新增债务限额为495亿元,其中专项债限额365亿元,全部转贷市县,主要安排用于项目建设、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等。内蒙古2025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50亿元,其中:专项债务361亿元(专门用于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的额度152亿元;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的额度205亿元,用于项目建设的额度4亿元,具体用途可在限额内适当调整)。新疆2025 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82亿元中,此次下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112 亿元,其中:专项债务限额981亿元(含用于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额度278.4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额度86亿元)。黑龙江2025年省本级预算调整方案表中明确“解决拖欠企业账款专项债券”额度为162亿,全部转贷市县。 “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专项债”合计138亿元,其中,省级留用239991万元、转贷市县1140009万元。此外,多地披露的预算调整方案在专项债资金分配章节表示安排专项债资金用于政府投资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重点领域发展。上海市2025年市级预算调整方案在分配方案中提及“财政部下达我市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155亿元。其中:市级使用695.8亿元,转贷区级使用459.2亿元。主要用于“拎马桶”项目、“两旧一村”等城市更新项目以及重点片区土地收储项目,轨道交通、市域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注资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江苏省本级2025 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表中明确“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安排90亿元”。北京新增政府债务限额安排方案中提及“积极开展专项债券注资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试点工作。其中,市本级专项债务限额129.66亿元,重点用于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特殊重大项目、土地储备等领域,支持创业投资基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基础设施、市土储中心市区联储土地一级开发等5个项目建设”。广州市市本级新增债券资金安排中明确“政府投资基金20亿元”。当然,“支持项目建设” 仍是专项债的核心用途之一。陕西940亿元专项债中 738亿元用于项目建设,广西365亿元专项债转贷市县后优先保障项目落地,上海、北京的专项债也同步覆盖轨道交通、市域铁路、土地收储等重大基建。同时,“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 的需求也较为突出:云南369亿元、湖南415 亿元、内蒙古205亿元、陕西168亿元专项债用于此用途。来源:企业预警通。若文中内容涉及版权问题或需引用授权,欢迎随时通过公众号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