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释放什么信号?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总结上半年工作,明确下半年重点任务。近期,本文聚焦研讨班主题,围绕经济稳增长、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央企社会责任等重点议题进行深度解读。
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在稳增长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围绕国资央企重点工作展开深入研讨,明确提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01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中央企业要以“快”破局促传统产业转型、以“精”布局谋新兴产业提质、以“融”塑链强产业链供应链根基、以“合”赋能育良好产业生态、以“责”铸魂显国资央企担当。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徐磊、袁雪提到,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宝武AI“炼钢”、冶金地质总局AI“找矿”、中国石化AI“探油”……国资央企坚持“数智”与“绿色”双轮驱动战略,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不断焕发新机。
中国华能舒安杰提出,向绿向新向智向未来,要按照“控增量、优存量、促减量”思路优化煤电发展,推进煤电与煤炭、煤电与新能源“两个联营”。南方电网张勉荣高度重视数智技术在推进产业转型中的作用,认为打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据壁垒,深化应用数智技术对传统高耗能行业“三化”改造,是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路径。
在传统产业积极转型的同时,一股“新”风吹动了产业转型的浪潮。
2024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规模达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总投资比重历史性突破40%;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占中央企业总收入近30%。
国家电网欧阳昌裕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全球大国博弈的战略焦点。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杨箫滢等提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央企业要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打通“高研发投入—策源地建设—成果转化—产业规模化”全链条,让科技创新从政策驱动转向能力内生驱动。
行业层面,中汽中心王铁表示,汽车央企的新兴产业布局和商业模式探索正在推进,要充分发挥汽车作为新兴技术的关键载体作用,前瞻布局汽车与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新材料等前沿颠覆性技术的跨领域融合研发,积极探索车联网、车网融合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推动汽车及相关新兴产业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中国石油钱兴坤建议,要加大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力度,夯实芯片制造、生物、工业软件等领域托底保障能力,超前谋划人形机器人、海洋能等新领域新方向。中国移动黄宇红认为,科技创新,已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支撑国家信息通信事业行稳致远、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02 用运营管理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03 积极服务保障国计民生
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指出,中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有着区别于一般经营主体的更高标准,不能仅仅体现在自身质量效益的提升上,而要体现在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上。2024年度至今,中央企业以四个“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在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增强经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水平、健全履责保障体系方面,亮点频现、成效斐然,充分诠释了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质。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李梓源等表示,中央企业要加快提升企业发展质效,将自身发展嵌入国家民生治理体系,实现从“满足需求”到“创造价值”的深层跨越,让“国之重器”的发展红利转化为全民共享的民生福利。
研讨班提出要稳经营、优投资、保安全、促发展,以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李梓源等认为,中央企业大多处在关系国计民生、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战略支撑托底作用,筑牢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基石,是中央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应有之义。中央企业对内应以更高标准有力提供安全支撑、筑牢经济安全基础;对外应以更高标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国际安全依托。
舒安杰认为,“稳”“优”“保”“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协同发力。其中,“稳”是基础,要做到稳中求进、稳中有进,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要抓好稳健经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一根本要求,推动短长期目标有效衔接、表内外资产同步积累,加快实现经营有效益、增长有潜力、发展有价值的内涵式增长。深入实施提质增效,锚定“一利五率”关键绩效指标(原创丨面向“十五五”,对标“一利五率”,城投发展规划目标怎么定?),加大增收节支力度,形成更多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保持稳定运行的良好态势。深入践行“一切成本皆可控”理念,切实做好生产、销售、财务全流程成本费用压降。
04 积极服务保障国计民生
作为“国家队”,中央企业要肩负起“安全支撑”的重任,在保障自身稳健的同时,当好产业链安全的“压舱石”。
徐磊、袁雪认为,下一步,中央企业将着力发挥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优势,着眼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突破和提升,以“融”塑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深化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发挥中央企业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强的优势,带动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发挥中央企业核心优势和引领作用,杨箫滢等认为,中央企业要重点攻关门槛高、难度大的产业链核心环节。
李梓源等提到,近年来,中央企业扎实推进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形成以中央企业为牵引,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优质中小企业为支撑的大中小企业有序竞合、融通发展的新格局,并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向合作企业开放共享,提升产业链整体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在稳定的环境中共同发展。
舒安杰认为,中央企业要优化投资结构,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发挥好“三个作用”,高效执行投资计划,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以增量投入提振全社会发展预期。王文捷提到,中央企业应部署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方向,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相互衔接、错位发展、良性循环的产业格局,优化资源配置,引领构建良好创新生态。钱兴坤表示,要坚定走差异化发展路线,参考优秀企业产业链组织模式,打造“赋能型企业”。
来源:国资小新。若文中内容涉及版权问题或需引用授权,欢迎随时通过公众号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