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央企中国雅江集团成立的背后:谁来掌舵1.2万亿超级水电工程?

时间:2025-07-25 09:18:10  来源:城望集团  作者:城望集团  已阅:0

7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2025年1号公告。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国资委更新后的央企名录中,共有99家央企。其中中国雅江集团位列第22位,位列央企名录第22位,仅次于长江三峡集团,为副部级建制。这场“央企成立+超级工程启动”的双重事件,标志着中国在能源安全、基建突破与区域发展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向全球能源格局发起新一轮重塑。


积极组建新央企、开展专业化整合和战略性重组是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也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点任务。比如,去年着眼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完成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组建;着眼构建国家级物流大数据平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整合央地优势资源,组建成立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

01

中国雅江集团成立背景与核心动因

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驱动:服务国家战略,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实现“双碳”目标(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我国需提升清洁能源占比。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雅下工程)规划装机6000万千瓦(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年发电超3000亿度,可满足京津冀全年用电需求。雅江集团聚焦清洁能源基建,体现国家在资源与能源领域的“双航母”布局,大幅降低化石能源依赖。

边疆开发与治藏方略:工程规模类比三峡工程,预计建设周期超10年,对产业链(建材、电力设备等)有显著拉动效应。工程直接服务“新时代治藏方略”,通过基建投资带动西藏GDP年增速提升2-3个百分点,创造10万+就业岗位,破解西藏经济发展瓶颈,支撑西藏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

技术攻坚需求:高原复杂地质(地震带、冻土)及生态保护(珍稀鱼类栖息地)需国家级资源整合,传统企业难以独立承担。

对电力行业格局的重构通过水电开发替代化石能源,清洁能源主导权提升,工程投产后,中国水电装机占比将从16%升至22%,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突破35%,倒逼煤电产能出清。

央企竞合关系变革:长江电力转向精细化运营与海外项目(秘鲁、巴西),雅江集团主导战略级新工程,形成水电“双引擎”格局。

01

新央企成立

世纪工程启幕

开工仪式上,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业主中国雅江集团、参建单位代表中国电建及西藏自治区主要负责同志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根据央视视频画面显示,有多位电力央企董事长出席开工仪式。比如国家电网董事长张智刚、南方电网董事长孟振平、长江三峡集团董事长刘伟平、中国电建董事长丁焰章等。
作为新晋央企,中国雅江集团被赋予特殊使命。张国清在成立大会上明确要求,中国雅江集团要扎实抓好企业运营管理,建立扁平化、高效率管理架构,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指挥调度系统,构建符合工程建设需要的考核激励机制和队伍管理体系,大力传承弘扬“老西藏精神”,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于西藏林芝市,创造性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开发方式。依托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段50公里内2230米的天然落差,规划建设5座梯级电站,水能利用率高达85%以上,堪称自然界与工程智慧的完美结合。
工程规模创下多项世界纪录:总装机容量达6000万千瓦,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可满足3亿人口年用电需求,占2024年全国总发电量的3.3%。按此规模,其装机量将占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建水电装机总量的21.22%,超过五分之一。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是“西电东送”战略的升级之作。电力将通过±800千伏特高压线路直送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有效缓解东部能源压力。在2023-2025年全国用电量年均增速6.8%、AI与算力中心电力需求爆发的背景下,其3000亿千瓦时年发电量将提供稳定清洁的能源支撑。
工程更将改写中国水力资源开发格局。西藏技术可开发水电资源量达1.1亿千瓦,占全国六分之一,但截至2024年开发率极低,不足4%。项目投产后,将与西藏光伏、风电资源形成“水风光储”一体化基地,构建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
从蓝图到现实,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边疆发展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多重使命。
环保效益同样显著。工程每年可替代约1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最高可达3亿吨,为中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提供关键支撑。正如李强总理在开工仪式上强调,要将工程打造为“绿色低碳、造福人民”的全球水电典范。
这项超级工程将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强心剂”。摩根士丹利预测,工程将带动西藏GDP 年均增速提升至8%以上;每年为西藏贡献财政收入超200亿元。项目建设高峰期将创造20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加上配套产业,年就业规模可达50万个。
万亿级投资更激活全产业链。据测算,工程将直接带动民爆、掘进设备、水泥建材等行业需求,拉动上下游产业产值超3万亿元。7月21日A股开盘,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东方电气等十余只相关股票即迎来一字涨停。

03

对我国的能源结构和

电力供应产生深远影响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雅江集团的诞生无疑承载着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历史使命。中国雅江集团的成立,对能源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从能源结构看,雅下工程投产后,国内水电装机容量将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占比有望突破50%。与风电、光伏相比,水电具有发电稳定、可调节性强的优势,适合作为电网基荷电源。这将为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等高耗能产业提供绿色电力支持,加速“双碳”目标实现。
张国清强调,组建中国雅江集团是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能源安全新战略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保障雅下水电工程顺利建设运营的重要举措。“中国雅江集团的成立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增加清洁能源领域的话语权有重要意义。新央企要发挥主力军作用,为筑牢国家能源安全屏障作贡献。”吴刚梁表示。
“该集团的设立有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特别是在西藏地区,通过发展清洁能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即碳达峰和碳中和。”港股100强研究中心顾问、经济学家余丰慧对本报记者说道。
在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力度,推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快速发展。同时,我国还在积极推进核电、水电等传统清洁能源的升级改造和新建项目。这些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25年5月,全国水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39亿千瓦。
国盛证券研报指出,西藏自治区水能资源蕴藏量约2亿千瓦,占全国的近30%,居全国第一,自治区内水能资源量集中于雅鲁藏布江和东南部“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仅雅江干流的技术可开发装机量即高达5645万千瓦,占全区/全国技术可开发总量的51%/10%,其下游大拐弯区水流落差大、可开发水能装机量达3800万千瓦,被誉为“世界水能富集之最”。
“雅下水电工程的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这一决策基于对国家长远发展的全面考虑。投资规模如此庞大的项目,是出于对我国能源需求增长、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综合考量。”余丰慧对本报记者表示,水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其大规模开发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且有助于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余丰慧认为,预计装机容量达到6000万千瓦的雅下水电工程一旦建成,将对我国的能源结构和电力供应产生深远影响。这不仅会大幅增加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而且有助于缓解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电力供需矛盾,提供更加稳定的电力支持。此外,该项目还将促进区域间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增强电网调峰能力,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中国雅江集团的成立,不仅是央企队伍的扩容,更是一个国家战略的落地。当1.2万亿元的投资化作滔滔绿电,当“世界屋脊”上的超级工程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诠释何为“基建强国”与“能源革命领导者”。
来源:企业观察报、国资小新、第一财经、华夏时报、能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