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之滨,长兴潮涌。浙江湖州长兴县,以一场国企改革的“速度与激情”,在全国县域经济版图上深深镌刻下属于自己的鲜明坐标。当地县属的国企不仅拿下多个AAA主体信用评级,长兴科创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创集团”)更创下全国首例县域科创类国企AAA评级。本文深度剖析长兴县政府、长兴科创集团获此成就其背后所潜藏的底层逻辑。
据了解,长兴县前有浙江长兴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控集团”)、浙江长兴产城融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融集团”)接连获评AAA主体信用评级。2025年6月,长兴科创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创集团”)经国内权威信用评级机构综合评定,成功获评AAA主体信用等级,评级展望为稳定,成为全国首例斩获AAA主体信用等级的县域科创类国有企业。长兴县属国资国企的改革可谓成算已久,压茬推进。看似波澜不惊的表象下,涌动着清晰的战略脉络与循序渐进的实施智慧。这场变革的核心,在于通过资产重组实现从分散到专业化经营。回望改革征程,一条“整合-聚焦-升级”的主线如丝如缕,贯穿始终。2017年,长兴初步构建了城市、交通、文旅、金融四大国有集团体系,通过资产的优化重组,打破分散运营的壁垒,让国有资本的合力初步凝聚,初步奠定了专业化运营的基础框架。2021年,为服务国家级经开区发展需求,长兴组建了浙江长兴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发集团”),专门承担经开区开发建设和产业培育职能。2024年,长兴在城投集团基础上新组建国控集团,在经发集团基础上新组建产融集团。从“城投”到“国控”,从“经发”到“产融”,长兴完成了国资体系的深度重构。这一轮重组中,长兴将分散的政府资产大规模注入国企平台,显著提升了资产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后续信用评级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同年,国控集团和产融集团先后获得AAA主体信用评级。2025年,科创集团再次获得AAA评级,成为全国首例县域科创类国企AAA评级。在县域科技创新生态建设的探索之路上,科创集团斩获AAA无疑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全国县域科创领域首个斩获 AAA 信用评级的国有企业,其发展轨迹不仅打破了传统认知中 "规模决定评级" 的固有逻辑,更以鲜明的创新基因重塑了县域科创国企的成长范式,在行业发展史上留下了里程碑式的印记。相较于传统国企依赖规模扩张的成长路径,科创集团的崛起并非依托庞大的资产体量 —— 其资产总额不足百亿、年净利润不足 5000 万元,却能赢得权威评级机构的最高认可,核心在于精准锚定科技创新产业孵化与投资的赛道深耕。科创集团锚定科技创新产业孵化与投资的赛道,构建 "科创园区筑巢、产业基金赋能、成果转化搭桥" 的三维体系:科创园区提供物理空间与配套服务,让初创企业轻装上阵;产业基金精准滴灌创新项目,破解融资难瓶颈;成果转化平台打通从园区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技术价值落地。这套体系的协同运转,让科创集团在规模有限的情况下,释放出远超体量的创新效能,为县域科技创新注入澎湃动能,推动产业升级破浪前行。2024 年,长兴县以战略远见推动的资产整合行动,更成为科创集团跨越发展的关键一跃。县域政府精准施策,将长兴创惠农业有限公司 100% 股权、长兴丽恒超市有限公司 100% 股权、长兴绿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51% 股权悉数划入科创集团麾下。这一看似跨界的资产配置暗藏深意:农业企业提供稳定的基础收益流,连锁超市贡献持续的消费端现金流,绿色发展集团则带来长期的生态价值回报,三者共同构建起 "短期稳流 + 中期平衡 + 长期增值" 的现金流保障网。这种模式不仅破解了县域科创国企普遍面临的 "公益与盈利难兼顾" 的发展困境,更开创性地探索出一条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支撑、持续发展" 的县域科创国企新路径,为全国同类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当长兴县属国企接连斩获 AAA 评级,资本市场解读的不仅是单个企业的经营能力,更是长兴县整体经济生态的稳健性 —— 这张 "信用名片" 背后,是县域经济长期沉淀的可持续发展实力。长兴县的经济底气源于其构建的县域发展 "全维度优势"。长兴县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中国工业百强县、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县、中国创新百强县、中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4年,长兴县GDP为927.75亿元,全年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1.4亿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63亿元,年末境内外累计上市公司13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当地国企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坚实的经济规模提供空间,数字经济注入新动能,稳健财政筑牢防线,上市公司集群激活资本循环。更深层的价值在于形成了 "县域经济托举信用、信用反哺县域发展" 的双向循环。国企高信用评级成为 "信用放大器",既降低自身融资成本,更将信用优势转化为产业吸引力。对融资成本敏感的科创企业,因高信用平台带来的低成本资金和稳定配套服务加速落户,推动优质资源集聚。从企业信用升级到县域生态认可,再到产业发展反哺经济,长兴正演绎 "经济筑信用、信用引产业、产业强经济" 的良性循环。这揭示了县域治理中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的智慧,当经济稳健性与企业信用形成共振,县域发展的天花板便不断被突破。从太湖之滨的改革实践来看,长兴县用一场“以质取胜”的突破证明: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从来不在于规模大小,而在于能否找到适配自身禀赋的发展路径。当政策红利、产业根基、模式创新形成合力,即便是资产不足百亿的县域科创国企,也能站上资本市场的“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