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利器!城投公司如何快速高效布局“产业+基金”招商模式?

时间:2025-03-18 11:18:55  来源:城望集团  作者:城望集团  已阅:0

微信图片_20250314112324

2025年开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5〕1号),为政府投资基金发展指明方向,也标志着产业基金正式迈入2.0时代。这份重磅文件,不仅是对过往政府投资基金实践的总结与提升,更是对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


《意见》为政府投资基金指明了三大发展方向:聚焦实体经济、市场化运作、创新体制机制。 这三大方向,既是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城投公司要深刻领会政策精神,准确把握政策导向,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在产业基金2.0时代中抢占先机,实现高质量发展。


政策导向一:聚焦实体经济,精准发力重点领域

《意见》明确指出,政府投资基金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聚焦实体经济,重点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领域。这意味着,城投公司作为地方政府重要的投融资平台,在产业基金运作中,必须摒弃过去“撒胡椒面”式的投资方式,而是要精准聚焦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基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策导向二:市场化运作,提升基金效能

《意见》强调,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要求城投公司在产业基金运作中,要转变思维,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引入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团队,建立健全投资决策机制,提高基金运作效率和效益。同时,要注重风险防控,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确保基金安全稳健运行。

政策导向三: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基金活力

《意见》提出,要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政府投资基金活力。这为城投公司探索产业基金新模式提供了政策空间。例如,可以探索设立混合所有制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可以探索“基金+基地”模式,打造产业生态圈;可以探索“基金+招商”模式,实现资本与项目的精准对接。


近年,在各地政府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传统的招商模式已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城投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投融资平台,如何创新招商模式,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产业+基金”招商模式应运而生,成为城投公司转型升级、赋能区域经济的新利器。


“产业+基金”招商模式是一种将产业发展与基金投资深度融合的新型招商方式。它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项目引进,而是以产业规划为导向,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升级与资本增值的双赢局面。

简单来说,就是政府或城投公司联合社会资本设立专项基金,对符合当地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进行投资扶持。这些基金可以用于企业的初创期、成长期或扩张期,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借助基金管理人的专业眼光和资源网络,引入更多优质项目和企业,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经济格局瞬息万变

传统招商模式没落


在当今经济格局不断演变的时代,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招商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诉求。


招商效率低

信息不对称,招商渠道单一,难以精准触达目标企业。

项目质量参差不齐

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难以引进优质产业项目。

政府财政压力大

传统招商依赖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加重财政负担。

产业集聚效应弱

缺乏产业链思维,难以形成产业集群,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产业转型升级

激发活力模式


“产业+基金”招商模式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产物,摆脱传统招商模式的桎梏,以全新的视角和方式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它不再是简单吸引企业入驻,而是围绕产业规划,以基金为纽带,精准对接优质项目与资本,实现产业发展与资本增值协同共进。


精准聚焦产业


传统的招商方式往往是广撒网,缺乏对特定产业的精准定位。而“产业+基金”模式则是围绕当地优势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筛选和投资。例如,某地区若确定了新能源产业为主导方向,那么设立的产业基金就会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研发、生产、应用等环节的企业投资,确保引进的项目与当地产业布局高度契合,提高产业发展的集中度和竞争力。



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对于许多创新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而言,资金短缺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瓶颈。“产业+基金”模式下的基金可以为这些企业提供及时的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渡过初创期的难关,加速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比如,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医疗应用的初创企业,在产品研发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通过获得产业基金的投资,得以顺利推进项目,并在后续吸引了更多的风险投资和战略合作伙伴。


提升招商吸引力


在竞争激烈的招商引资战场上,单纯依靠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已难以吸引高端优质项目。而“产业+基金”模式提供了一种更具吸引力的合作方式,即除了常规的政策优惠外,还能为企业带来资本助力和产业资源整合的机会。这对于那些具有长远发展战略眼光的企业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能够吸引更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促进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产业基金通常由专业的投资团队管理,他们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投资过程中,不仅为企业提供资金,还会借助其专业知识和资源网络,为企业提供战略规划、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增值服务。例如,帮助传统制造业企业引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管理理念,推动其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或者协助生物医药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加速新药研发进程。这种深度参与和赋能式的投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升级换代。


高效运转盘活产业

全面运作增值资金


“产业+基金”招商模式能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根源在于其运作模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这种高效运作,城市得以构建优势产业集群,激发经济活力,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规划与基金设立


首先,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战略,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和方向。然后,由政府或城投公司牵头,联合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各方力量,共同设立产业基金。基金的规模、投资方向、运作模式等要素需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项目筛选与评估


产业基金管理团队依据既定的产业规划和投资标准,广泛收集潜在投资项目信息,并对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尽职调查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项目的技术水平、市场前景、团队实力、财务状况等多个维度,筛选出具有高成长性和发展潜力的优质项目。


投资决策与资金投放


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评估后,基金管理团队将选定的项目提交给基金决策委员会进行审议。决策委员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出投资决策。一旦决策通过,基金将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时间节点,向被投资企业注入资金,助力企业发展。


投后管理与服务


投资并非终点,而是服务的起点。基金管理团队会在投资后持续跟踪被投资企业的运营情况,为企业提供战略规划指导、资源对接、资本市场运作等一系列投后管理服务。同时,定期对投资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投资目标的实现。


退出与循环


当被投资企业发展成熟或达到预期的投资回报目标时,产业基金将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实现退出,如企业上市后二级市场减持、股权转让给其他战略投资者等。退出后的本金和收益将回流到基金中,形成资金的循环滚动,以便继续投资新的优质项目,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和影响力。


“产业+基金”招商模式下的成功案例

1. 合肥市政府引导基金:打造“芯屏汽合”产业集群

背景:合肥市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模式,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运作模式:设立合肥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基金丛林”;通过基金投资,成功引进京东方、蔚来汽车、长鑫存储等龙头企业。

成果:打造了全球领先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合肥市从“中部省会”跃升为“科创之城”,GDP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2. 苏州工业园区产业投资基金: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背景:苏州工业园区通过产业投资基金模式,重点布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运作模式:设立苏州工业园区产业投资基金,联合社会资本成立专项子基金,通过基金投资,支持早期创新企业和成长型企业。

成果:培育了信达生物、基石药业等一批生物医药领军企业;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被誉为“中国药谷”; 2022年,园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3. 深圳天使母基金: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背景:深圳市通过天使母基金模式,支持早期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运作模式:设立深圳天使母基金,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子基金;重点投资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初创企业。

成果:吸引了大量优质初创企业落户深圳;培育了大疆创新、优必选等一批独角兽企业;深圳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4. 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背景:成都高新区通过产业基金模式,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运作模式:设立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联合社会资本成立专项子基金;通过基金投资,引进和培育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成果:吸引了英特尔、京东方等龙头企业落户;形成了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成为西部电子信息产业高地;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

5. 武汉光谷产业基金:打造光电子产业集群

背景: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通过产业基金模式,重点发展光电子产业。

运作模式:设立光谷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基金投资,支持光电子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成果:培育了华工科技、烽火通信等一批光电子龙头企业;光谷成为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发生产基地;光电子产业成为武汉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6. 杭州钱塘新区产业基金: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背景:杭州钱塘新区通过产业基金模式,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产业。

运作模式:设立钱塘新区产业基金,联合社会资本成立专项子基金;通过基金投资,引进和培育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

成果:吸引了格力电器、吉利汽车等龙头企业落户;形成了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7. 广州开发区产业基金: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背景:广州开发区通过产业基金模式,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运作模式:设立广州开发区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基金投资,支持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企业发展。

成果:吸引了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落户;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科创中心。

8. 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基金: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背景:重庆两江新区通过产业基金模式,推动传统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升级。

运作模式:设立两江新区产业基金,联合社会资本成立专项子基金;通过基金投资,支持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成果:吸引了长安汽车、赛力斯等龙头企业落户;形成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推动重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9. 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基金:发展海洋经济

背景:青岛西海岸新区通过产业基金模式,重点发展海洋经济。

运作模式:设立西海岸新区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基金投资,支持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企业发展。

成果:培育了一批海洋经济领域的龙头企业;形成了海洋经济产业集群,推动青岛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10. 西安高新区产业基金:布局硬科技产业

背景:西安高新区通过产业基金模式,重点发展硬科技产业。

运作模式:设立西安高新区产业基金,联合社会资本成立专项子基金;通过基金投资,支持航空航天、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企业发展。

成果:吸引了中航工业、三星电子等龙头企业落户;形成了硬科技产业集群,推动西安成为全国硬科技之都。


更早布局“产业+基金”招商模式

更快完成“市场+产业”化转型


经济格局日新月异,从长远发展来看,城投公司必然要脱离政府信用,完成市场化,产业化转型,尽早布局“产业+基金”招商模式,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从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的转变,同时,这一模式还能促进城投公司与社会资本的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首先要明确产业定位,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其次是组建专业团队,引进具有产业背景和投资经验的专业人才,组建专业化、市场化的投资团队。

第三是要搭建合作平台,与知名投资机构、产业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搭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平台。

最后是完善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为产业基金设立和运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产业+基金”招商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招商引资方式,在城投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它通过产业与资本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这一模式将在更多的地区得到推广应用,创造出更加辉煌的经济发展成就。